昨天,《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年)重点任务分解措施》发布,要求交通委和环保局牵头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拥堵费政策;交通委和交管局牵头制定智能化车辆电子收费识别系统;交通委、交管局、城管执法局落实区域差别化停车收费制度,引导降低中心城区车辆使用强度。
此外,《行动计划》提出,2013年底前,北京将出台小客车分区域、分时段限行政策。
自2014年起,凡进入六环路内(不含)的外埠车辆必须办理进京证,办理长期进京证车辆必须达到第三阶段及以上排放标准。
在当日的通报会上,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说,目前北京空气的PM2.5本地排放源中,机动车排放占比最高,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排放。
专家:
还远没到非收拥堵费不可的地步
数据显示,北京市今年上半年交通拥堵指数是5.0,比去年同期增长6.4%,工作日路网的平均拥堵时间是100分钟,比去年多了30分钟;今年以来,成都市早晚高峰有83%道路和86%路口拥堵严重。
"征收拥堵费确实能提高机动车的使用成本,但目前来看,这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建设设计所所长张根说,拥堵费不会对数量庞大的公车产生任何影响,因为公车的使用成本都将由公共财政支付;对于"不差钱"的高收入群体来说,拥堵费也只是"九牛一毛",调控作用极为有限。另外,由于公交系统尚不完善,私家车缺乏可替代性,即使提高使用成本,也很难降低市民对私家车的依赖度。
张根说,缓堵的关键是改善出行结构,国外成功经验已多次证明,完善的公共交通是治堵政策的有力支点。
"目前还远没到非收拥堵费不可的地步。"重庆交通大学教授黄承锋表示,我国不少大城市在基础路网建设、公共交通设施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可对私家车辆实行分时段限行,但同时要兴建大型换乘点。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赵瑞政说,不去认真研究造成交通拥堵的深层原因,就试图通过收费来治堵,这不但是一种典型的"懒政思维",还会加剧社会不公。"很可能将城市公共道路资源变成高收入者和公车的‘VIP区域’。"
昨天,不少网民反对收取拥堵费,也有网民支持:"北京人均汽车保有量,为缓解首都交通压力以及环境污染,征收拥堵费是维护城市良性发展的有效举措""多占资源多收费,反对的大多是有车的吧?为什么要让你们无偿占用本该属于所有人的空间?"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