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兵,31岁,在宁波海曙区一家家电公司做售后服务。黄先生有一辆现代小轿车,因为工作关系,他经常开着车在市区甚至镇海北仑等地跑,上门提供家电售后服务。
黄先生驾龄6年,开车一直很小心。每次遇到斑马线,他总会停车等候,让行人先过。他记得,有一次开车经过江东世纪大道一个路口,遇到一位老人过马路,他习惯性停车等候。没想到老人一边过马路,一边大声对他说:“谢谢!”黄先生坦言,那一刻,他真的感觉很幸福。
上周五,黄先生接到了海曙交警大队的一个电话,他成为“文明行车驾驶员”。黄先生一点没意识到,原来他在路口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一幕,已经被路面高清监控探头拍摄下来。
和黄先生一样被路面高清摄像头随机选中的“文明行车驾驶员”,还有9位。这10位礼让斑马线的文明行车驾驶员都受邀参加了昨天在天一广场举行的2013年“全国交通安全日”开幕仪式,同时接受表彰。
![]() |
镇海交警大队启动了交通陋习整治月行动。提醒市民重视安全出行,拒绝乘坐存在安全隐患车辆和“黑车”。在活动现场,交警进行了手势操表演。 |
![]() |
江北交警大队请来了社会各界的驾驶楷模给市民讲授安全行车的经验。图为德国小伙Hofman(霍夫曼)自愿上台,给大家讲解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 |
12月2日,也是2013年“全国交通安全日”。
这一天,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联合多个部门启动了“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的主题宣传活动。
近年来,宁波机动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发布了一组数据:
截至2013年11月20日,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142.6万辆,其中市三区约33.5万辆,近三年年均增长近20%;
全市共有汽车驾驶人198.4万,其中市三区43.5万,近三年年均增长16%左右。
这意味着,人车路的快速增长,交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改善宁波交通秩序,维护交通安全,交警部门制定了多项措施,对症下药。
建立企业车辆
交通安全信用评价机制
从去年10月起,在市政府“信用宁波”管理平台基础上,交警部门建立了企业车辆交通安全信用评价机制,对有车企业的交通违法、交通安全等情况实行信用评价管理。企业信用等级一共分A、B、C、D四个,不同信用等级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目前宁波全市已经有66300家有车企业、20多万辆汽车纳入了实时监管。截至11月底,已有30家企业信用等级降为C级、9家企业降至D级(信用丧失)。
今年1至10月,全市有车企业每个月平均车辆交通违法率和去年信用等级办法实施前相比,明显下降。其中,客运企业下降了57.49%,全市79家客运企业中有57家违法率同比下降,109家危化品运输企业中有76家同比下降。
防止“问题人”、“问题车”上路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交警部门想到了一个治本的办法:最大限度防止“问题人”、“问题车”上路,让驾驶员在驾校学习期间,就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
交警车管部门更新升级了机动车驾驶证考试评判系统。在驾驶证考试中,对驾驶考试、车辆检验实行远程监管。建成了一个机动车驾驶人实际道路考试智能评判的系统,从而减少了误差几率和人为因素干扰。
在考机动车驾驶证期间,交警和公管部门实行了驾驶人培训指纹签到、IC卡管理等办法,保证驾驶培训质量。
建成16条双向“绿波带”
提高道路通行率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拥堵成了市民最头疼的问题。
近年来,宁波累计投资3.3亿元,在主城区建成了一套交通指挥中心为主,配套交通信号控制、视频监视、信息采集、高清智能卡口等系统的信息化管控平台。
智能交通实验室根据早晚高峰、平峰、夜间不同的交通流量,对路口信号灯的设置不断优化,建成了16条双向“绿波带”。根据车流量统计,实行“绿波带”后,路段通行速度最多提升了50%。
除此之外,交警部门还采用了在中心城区设立了20个“严管示范路口”、严查城市道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治理临水临崖危险路段,事故黑点等措施,优化宁波交通。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