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购车_买车网 > 衢州汽车网_衢州汽车报价,衢州车市行情 > 衢州交通新闻

取消0牌车仍须棋看后招 监督成本反上升?

2014年04月21日15:05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作者:刘白

  存在了二十年的特权牌号"O"牌,正在淡出公众视野。

  近日,贵州公安部门宣布:到4月30日,"贵O"专段号牌将全部停用。武汉市公安局也宣布沿用了18年的"鄂O"公安专段号牌,将被"鄂A"普通号牌取代。据初步统计,全国22个省份已取消或宣布取消"O"牌。

  作为公安专用号码,"O"牌出现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因为一些政府部门、职权部门广泛使用,逐渐异化为了一种特权符号。22个省份取消"O"牌本应是一件大快人心的改革,但也有部分公众感到担忧。

  "O"牌取消,原来的挂牌车无非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以其他方式和民用车加以区分,如划分号段或"尾号识别",这相当于只给特权车换了个"马甲";二是将车牌混入民用车牌中,完全看不出公车还是私车,这又增加了公众监督的难度。人们担心,如果"摘车牌"和"禁特权"不能画上等号,那么不但改革在原地兜圈,公众的监督成本也在无形中增加了。

  这种忧虑其来有自。去年一些部门停止了月饼、红酒等节礼的采购,礼品网站推出的"礼品个性化定制"却受到了青睐。今年有数家央企都在公开的年报中清零了"招待费"这一项,却偷偷将前者放置在了"其他"项目中以瞒天过海。于"八项规定"风劲弓鸣、"三公改革"疾风骤雨背景下,权力滥用和寻租的冲动仍然能找到出口,各种换汤不换药的落实措施应时而生,这不能不让公众顾虑:摘"O"牌易,禁特权难。

  公众的担忧也是改革的诉求。短期看来,应该明确"道路优先权"的适用范围:哪些车辆在何种公务情况下才能使用,滥用优先权的监督和惩处措施又有哪些。不能将优先权的识别笼统地等同于对特殊号段的识别,更不能将优先权异化为"官车至上"。从长远看来,特权车的问题其实是中国公车改革的子命题,特权车的式微势必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落实进程同步。只有"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的精神变为现实,"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建立,特权车问题才可能被釜底抽薪。

  十八大之后,"三公"改革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公众关注的焦点也由"改不改"转变为"如何改"。在这个语境下,那些仅有象征意义而无实际作用、仅有原则表态而无操作可能的改革措施,必然要面临舆论的炙烤。这也给取消"O"牌的各地提了个醒:"摘车牌"只是开始,"禁特权"还要棋看后招。

(责任编辑:干晓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