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部门表示,针对高温天,他们加强了巡查力度,处理道路病害,清除路面抛撒杂物。交警和公路部门都提醒司机,出车前一定要检查轮胎胎压、花纹,观察轮胎侧面是否有裂口、胎面磨损等;高温天,行车要放慢速度,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行车中,不要超载、不要长时间高速行驶,一般2到3小时就应该进服务区休息。
服务区开辟降温池
收费站启用水雾化系统
值得借鉴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相关道路管理部门,对于高温天的道路养护和管理,都有自己一套措施。但普遍比较常规和笼统,没有像抗雨雪冰冻天气一样,有比较系统的应急预案。
一位部门负责人说,毕竟出现持续40℃以上的高温天相当罕见,现有的措施主要还是针对夏季高温,而非针对"高温灾害"。
当高温成为一种灾害,当爆胎频频发生,当天气热得将沥青路面都能晒软时,我们不禁要问,如何保证道路的通行安全。
制订更详细、更细化的应急方案,这或许是道路管理部门必须立即考虑起来的事情了。
省公安厅交管局高级工程师夏方庆说,当气温高于35℃时,高速上的LED等提醒牌,能不能不只是简单地进行"防爆胎、防疲劳"这样的提醒,是否可以具体到"防爆胎请减速慢行,小车80公里/小时,大车60到70公里/小时"——因为车子跑到越快,轮胎越热,在高温条件下就很容易发生爆胎。
另外,利用短信等平台,及时向司机发布行车指南,这也应该成为道路管理部门在高温天里的"常规项目"。
高温天里爆胎频发主要集中在高速道路,虽说城市道路也有爆胎事故,但相比高速道路的发生量,只能说偶发。
高速上爆胎频发,一是高速长途奔袭,轮胎磨损比较厉害;另外就是高速路面饱受日晒,如果没有降水,几乎没有降温的措施。
那么高速道路是否也可以学习城市道路,进行路面洒水降温呢?
夏方庆说,在他看来,因受到高速限速的影响,全路段洒水降温或许还比较难执行,但像爆胎多发的重点路段,管理部门是否可以进行一些"直接一点"的操作呢?
"杭州湾大桥事故为什么爆胎比较集中,这跟桥体较一般高速公路更容易吸收热量是有关系的。"他说。
而事实上,国内也有一些高速防爆胎的做法,值得借鉴。
去年,为预防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中发生爆胎等交通事故,河南相关部门就在豫冀界和京港澳高速安阳服务区开辟降温池,这样的降温池在济菏高速长清服务区也有。
所谓的降温池就是在服务区内设一凹槽,里面加入浅水,车辆驶入可以给轮胎降温,效果还不错,而且造价相对低廉,操作起来安全方便。
而在8月1日,在沪昆高速的兰溪收费站,全省首个高速收费站降温水雾化系统启用(注:水雾化系统是一种将水雾化,然后均匀地喷出来,给热空气加湿,替换热空气中的热分子,从而达到降温凉爽的新型设备。这个系统由喷雾嘴、高压管路、高压泵、控制系统等四部分组成,通过40~80公斤的高压使水雾化。)
这套系统设置在离地30厘米处,当有车辆进入收费站时,恰好能对轮胎喷洒水雾,从而达到降温防爆胎之作用。
[上一页] [1] [2] |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