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5点,6月小客车增量指标竞价结束,个人最低成交价12600元,平均成交价15263元。
数据上看,6月竞价比5月更激烈。6月个人最低成交价报价人数55人,实际12人以最低价12600元成交。而5月有8人以底价1万元成交,全部成交。
![]() |
不过,从两次系统播报情况看(系统在昨天11点和13点各公布了一次平均价格),竞买人总体比上个月更趋理性。
6月,第一次播报个人竞拍均价:12223元,第二次:12443元。而5月,第一次播报个人均价:13810元,第二次:14548元。6月平均成交价15263元,比5月的19608元,低了4345元。
3186人参加 个人竞价成交率48.2%
市调控办透露,6月以竞价方式向单位和个人配置增量指标1758个,其中个人指标1537个、单位指标221个。通过资格审核的有效编码数,个人3186个、单位274个。成交编码数,个人1537个,单位187个。个人成交率约为48.2%。
最终竞价配置结果,以实际付清全部成交款项的情况为准。
本期个人指标全部配置成功,未配置成功的单位(有些单位最终没参与报价)指标将纳入下一期配置。
个人成交价为何一下蹿那么高
昨天,系统第一次播报个人平均价为12223元,第二次12443元,可最终成交均价却升到了15263元。
为什么一下蹿那么高?难道在最后一轮,为了增加中签几率,很多人报了高价?
杭州产权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铁军解释,这是因为系统两次播报的平均报价,与最终的成交价,算法略有不同。
竞价过程中两次播报的平均报价,算法是:去掉10%最高报价人数和10%最低报价人数后,取中间80%报价人的平均价格。而最终成交均价,是取出价最高的1537人报价的平均值,并不是所有人(含未成交)的平均价。
"但这次成交均价和上次比要低很多,说明大家还是比较理性,虽然最低成交价比上次高。"
今后的竞价,还有没有可能以1万元底价成交?刘铁军说,如果增量指标投放数量多,或竞买人数减少,就有可能。
不想再倒两趟公交车上班
有人首次出价就报16800元
家住北部软件园附近的小伙程欣昨天以16800元的价格成功竞得一块浙A牌照,虽然比本月个人竞价最低成交价多出4200元,但他还是很高兴。
程欣跟快报新车讯记者说,出高价也是无奈之举。"原本上班只需坐15分钟公交车就能直达。但两个月前工作调动后,上班得转两趟公交车,花1个多小时,也没有地铁。更要命的是,早晚高峰的公交车就像沙丁鱼罐头。"程欣说,自己开车不见得能节省很多时间,但至少不拥挤。
"公司给了2万元购车补贴,用于弥补工作调动带来的出行不便。刚好拿来竞价。"想尽早摆脱挤公交痛苦的程欣,狠狠心,在第一次出价时就报了高价。车牌,势在必得。
公交系统的完善
将逐步降低私家车的重要性
程欣,只是昨天竞价过程中出价较高者的一个缩影。
业内人士分析称,在限牌城市,公交系统的完善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参与竞价者出价时的高低。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