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护卫时速为120至140公里,前后车距保持在1.5米,行驶在公路中心线上的前导车左右偏线不超过5厘米。车队快速起步风驰电掣,紧急制动停车如钉。不管平地陡坡、刮风下雨,护卫队员身体都与车体成90度直角,头正颈直、肩平腰挺。
摩托车队行进中,什么样的复杂情况都可能碰到。为确保国宾安全,护卫队总是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设置训练课目,并且专挑雨雾、风雪天训练转"8"字阵、蛇形阵,在冰雪路上练稳定性。他们把砖块、罐头盒等作为假设危险物布设在途经路上,练习在时速120公里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不减速、不下线、不改队形,排除危险物。
执行护卫时,11辆摩托车排列为"∧"字的护卫队形。护卫队的头车,通常由技术最好的队员驾驶,作用是搜索路面情况、传达周围和前方的交通信息,紧跟其后的4辆摩托车负责预防处理左右侧出现的突发情况,中间4辆用于保护国宾主车的安全,阵后的两辆用于机动。
这一次,摩托车护卫队是在深夜亮相,队形也发生了变化。先是5辆摩托车开道,主车队左右两侧各有3辆摩托车护卫。进入城内繁华街道时,主车周围的护卫摩托车数量变为5辆,一辆负责开道,主车的左右两侧各有两辆摩托车护卫。媒体估计,车辆变少是为了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以前都是用什么摩托车护卫
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下令在迎送外国元首仪式中增设国宾车队摩托车护卫。
北京市公安局的四名交通警察,组成了第一支国宾车队摩托车护卫队。捷克的"佳娃"红色两轮摩托车,被选购来执行护卫任务。当年10月19日,四名队员接到了第一个任务:为访华的印度总理尼赫鲁一行开道护卫。
1961年春,第二批15名国宾摩托车护卫队员上阵,驾驶的全部是国产"长江"750型摩托车。
国宾摩托车护卫在文革中被取消,198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恢复。第三代国宾车队摩托车护卫队增至30人,使用公安部特别为国宾护卫队制作的泰山牌摩托车,队员佩带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通讯器材。
自1982年起,国宾摩托车护卫队换骑了日本"本田"摩托车,这款摩托车动力强劲、安全稳定、经济耐用,在1984年4月26日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时,被用来执行护卫任务。
1984年7月12日,隶属于武警北京总队的国宾车队摩托车护卫队正式成立。1986年,装备了德国宝马R800摩托车;1992年,又装备了宝马R800RT型摩托车;2000年,换成宝马R850RT型摩托车。
2003年的最后一天,40辆白色宝马摩托车完成使命被封存。19年里,国宾护卫队共安全迎送外国领导人523位,执行护卫任务1680次。
综合新华社、《新京报》《法制晚报》《人民公安》、央视、央广等报道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