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购车_买车网 > 衢州汽车网_衢州汽车报价,衢州车市行情 > 衢州车市新闻

杭州车改10年 遏制“车轮腐败”再加油门

2013年11月27日11:32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魏皓奋
第1页 :杭州车改10年车轮腐败新问题(1)
  公车私用、超标配备公车、豪华装饰……长期以来,"车轮腐败"一直广受公众诟病。

  如何治理?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加强整治包括公车消费在内的铺张浪费行为。

  《条例》明确提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杭州市公车改革办公室设在杭州市发改委。昨天上午,杭州市发改委体改处副处长马建华正认真研究《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说起杭州的公车改革模式,马建华兴奋地说:"杭州车改历经10年,名声在外,得到了各方好评与肯定。"对照《条例》中关于公车改革内容,发现几乎是杭州车改模式的提炼和总结。而且,我们有些做法如不保留执法执勤车、车贴全部打入市民卡、车贴标准低而车贴区域大等比《条例》的规定还要更严格、更细化。"

 

  "地方的成功探索为顶层设计提供了路径、经验和思路。"一位长期研究杭州公车改革的专家认为,而杭州在不断探索与深化公车改革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由顶层设计来引导,来推进。

  亮点

  杭州车改推进10年创造多个全国第一

  2003年,西湖区率先在全市乡镇、街道层面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探索。自此,杭州市公车改革悄然起步,历经10年,一开始是"只做不说",后来是"做得多、说得少";从改革的阻力很大,到领导干部的逐步适应。

  10年来,杭州车改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如出台全国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的区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指导性意见;在全国首创车贴全部打入市民卡车改账户,不得取现;在全国率先制定适合专司行政执法监察、稽查等职能机构的工作特点的用车补贴体系……

  从2003年启动的西湖区乡镇试点,到2005年滨江(高新)区在全省行政区区级层面实施了车改,到2009年到2011年杭州市级机关分三批实施车改,杭州车改不断深入。

  截至2013年9月底,杭州市13个区(县、市)与2个准行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实施了车改。市级机关现有车改单位152家,其中一级机关88家、分局23家、参公事业单位41家,涉改人员达6200余人。

  杭州市公车改革实现了两大目标。

  首先是有效节省财政开支,杭州市机关三轮车改后,公车开支下降了25%,实现改革的最低目标。车改后由于外出开会等有所减少,车改单位会议费、差旅费等明显下降,在更大层面上节省了公共财政开支,"溢出效应"十分明显。

  更为重要的是正在实现改革的最高目标。加快转变工作作风,改变了原有公务用车模式,用车观念逐步得到改变,逐步建立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公车改革已成为杭州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开始从制度上有效解决"公车私用"、"公车专用"及超编、超标购置配备公车等弊端,消除滋生不正之风土壤。

  探索

  以"单轨制"为核心理念公车一辆不留

  "杭州是执行全国最严格的‘单轨制’,对照中央文件,杭州车改单位不留除专业工具车之外的任何公务用车,包括所谓的执法执勤用车。"马建华说,"单轨制是指车改单位取消所有公车,所有人员参加车改,公车一辆不保留,在制度设计上杜绝‘既留公车,又发车贴’的‘双轨制’。"

  杭州市公车改革的总思路是通过"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改革。其中,坚持"单轨制"是杭州公车改革的核心理念

  杭州市车改实施范围包括市级党政部门、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民主党、群众团体。

  车贴打入市民卡账户不得取现

  "杭州市一直强调发放车贴是公共财政安排公务活动交通费的另一种形式,不是福利津贴,明确规定车贴不得以现金形式发放。"杭州市车改办相关负责人说,"在全国首创车贴全部打入市民卡车改账户,不得取现,确保车贴公务交通开支属性不变。"

  市级机关从第一批车改启动时,就将车贴全部打入市民卡。

  同时,制定车贴标准不得以当地财政实力作为提高车贴标准的依据或理由,调整车贴不以油价为单一因素,防止车贴成为私家车补贴;严格按照"在编、在岗、在职"政策核定涉改人员;不出台领导干部购车补贴政策。

  无论设计车改方案,还是具体执行政策,杭州始终紧扣"公信力"主题,最大限度地防止"福利化"、"特权化"倾向和做法。

文本导航

  • 第1页:杭州车改10年车轮腐败新问题(1)
(责任编辑:干晓磊)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