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购车_买车网 > 衢州汽车网_衢州汽车报价,衢州车市行情 > 衢州车市新闻

杭州车改10年 遏制“车轮腐败”再加油门

2013年11月27日11:32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魏皓奋
第2页 :杭州车改10年车轮腐败新问题(2)

  处级以下只设一个车贴档次

  杭州车改在全国率先制定适合专司行政执法监察、稽查等职能机构的工作特点的用车补贴体系,核定范围,减少档次、缩小级差,处级以下只设一个车贴档次。

  也就是说,这类机构最低车贴标准要比其他车改单位高两个档次,比如,专司行政执法监察、稽查等职能的机构处级以下的最低档次为每月690元。

  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是首家实施公车改革的行政执法单位,其方案重点是"提留小部分,预发大部分,公务活动实报实销"。

  首先,每月每人预留200元车贴,统一存入市民卡中心公司账户,作为公务用车的共同基金,其余打入市民卡个人车改账户。

  其次,建立外出公务私车使用审批手续,逐级审批,有效监督。并制定外出公务用车车辆使用补贴标准,保证所有人员公务用车多用多得。

  "这个方案比较合理、符合实际,解决了‘多跑多亏、少跑少亏、不跑不亏’问题。"杭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办公室主任王鸿辉说,最重要的是,公务活动发生的停车费(含市民卡停车消费)等可以实报实销,在提留的公用基金中开支,解决了一线监察人员的后顾之忧。

  阻力

  改革疲态开始显现改革压力增大

  "虽然成绩显著,但现在改革疲态已开始显现,改革压力增大。"马建华说,"虽然全国来杭考察学习车改的一拨接着一拨,但跟进者寥寥无几,感到杭州模式难学,无形之中对杭州车改增加了压力。"

  此外,还体现在方案差异,正面激励减弱。"省内宁波温州的车改做法与杭州不同,也能顺利推进,如车子保留多、车贴可取现、公检法系统也发钱等,使得杭州是否需要继续采取‘单轨制’车改模式产生动摇。"马建华说。

  同时,车改之后各方处于利益相对均衡状态,如缩小个性化用车范围、探索差别化岗位车贴体系、推进事业单位车改等遇到了较大阻力,推进困难重重。

  非参公事业单位不车改出现新不正之风

  目前,杭州许多非参公事业单位不车改,从而出现了"既坐公车,又拿车贴"新的不正之风。

  由于许多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与主管机关在同一幢楼办公,而且实行人员、经费、车辆统一管理,甚至"混岗"工作,出现同一办公室一部分人有车贴,一部分人无车贴的不公平现象,而且涉改人员不知不觉会揩事业单位车子的油,举报这类不正之风现象的越来越多。

  同时,国企车改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一些资产经营公司、指挥部未经同意擅自车改,搞的都是"双轨制"模式,成为违规发放津补贴的外衣。

  少数领导转型较慢抱有抵触情绪

  随着杭州公车改革不断推进,大多数局级领导慢慢适应了非专车保障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但相当一部分领导把这项改革视作"福利化改革",抱有抵触情绪。

  一部分年龄偏大,或不会开车的局级领导还不习惯,也不善于利用多种交通工具从事公务,特别是紧急公务、临时参会等,对没有专车带来的工作不便有较多抱怨情绪。

  也有些车改单位搞了半天,浑然不知公共交通经费如何使用与报销,违规之处屡禁不绝。如在车贴使用区域之内动用公共交通经费、搭接待上级领导之便报销应该自掏腰包的交通费等。

  呼吁

  出台车改指导性意见规范全省车改模式

  针对这一系列车改后出现的新问题、新阻力,杭州车改办呼吁,尽快出台车改指导性意见,规范全省车改模式。

  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对全省现行的车改模式进行深入调研,既要允许各地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地域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适应本地财力的车改模式,也要加强顶层设计,防止把一场杜绝公车不正之风的改革演变成谋取自身利益的福利化改革。

  同时要引入外部第三方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聘请第三方审计监督机构参与监管,有独立评价机构每年进行评估,广泛发动媒体和民间监管力量参与车改监管,为自己把关,消除监管盲区,改变车改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监管体系。

文本导航

  • 第2页:杭州车改10年车轮腐败新问题(2)
(责任编辑:干晓磊)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