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交通补贴是怎么定的?此前一些省市自己出台的补贴标准怎么办?怎样避免它成为变相福利?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公务交通补贴标准经过了反复的研究测算。根据交通成本等相关因素变化情况,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可适时适度调整。确定补贴标准要基于三个原则:一是改革后公务交通补贴支出总额必须低于改革前的公车运行支出总额。二是公务交通补贴仅保障城区或规定区域内基本公务出行需求。三是简化档次便于操作,各个级别间补贴差距不宜过大。
需要强调,公务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不是职工福利,主要保障普通公务出行需求,不包括上下班通勤和所在城市以外的长途出差。同时,要求不得以公务交通补贴名义变相发福利。公务人员不得既领取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
全国公车改革能省多少钱?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本轮公车改革将涉及约80万辆全国公务用车、近6400辆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公车。公车改革在减少行政开支方面具有"N次减支"效应,最直接的就是减少了今后在车辆购置、运营方面的经费开支,包括与公车相关的司勤人员薪酬开支。
车改减支的第二个效应是将降低今后陆续达到更新年限的涉改公务用车的更新成本。此外,车改还将减少其他行政开支(如停车泊位的建设费等),以及"如果不车改,未来公车开支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等减少支出效应。
如果把全国年度公车耗费的综合成本以若干年传闻中所说的3000亿元作为假设的具体数量依据,那么车改到位之后,每年因车改减少的支出将达到1500亿元以上。
怎样确保成功?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此次公车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六个不得"的纪律要求。一是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变相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二是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三是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四是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用途使用或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五是不得以交通补贴名义变相发放福利。六是公务人员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公车改革现有哪些尝试?
沈阳浑南新区、杭州、昆明等地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如沈阳浑南新区政府向企业"购买服务",成立国资企业统一运营,实施GPS全程监控、计时计价收费等;杭州实行"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即公开拍卖,向公务员发放"车贴",成立公车服务中心。昆明则实行非货币化改革,即实行公务用车专用卡定额包干管理制度,组成机关公务交通服务车队。综合新华社、央视等报道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